常見問題
茶產于中國,中國人有幾千年的飲茶史,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茶最早是作為中藥使用的,后來發展成為日常飲品。茶有著各式各樣的茶文化,如茶品、茶韻、茶禮、茶道、茶趣、茶德、茶藝、茶聯、茶經、茶具、茶葉。一茶一具,茶一水,變換無窮,茶是有出身、有經歷、有歸宿的生命,茶之為茶最隆重的經歷,自然是期待被品飲、正當被品飲的這個過程。
茶品:
茶品,即二十四茶品、茶道。據說陸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茶道也為人道也。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如何從小小的茶壺中去體悟宇宙的奧秘、如何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動中明心見性、如何通過茶道的修習來澡雪精神,鍛煉人格,超越自我——靜也。茶藝是茶道的載體,茶道是風雅藝術。丁以壽:“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后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茶韻:
茶韻是品飲茶湯時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種茶的品質、風格,表明達到同類中的最高品位,是一種感覺,是好的象征,是一種境界。韻,聲音均勻、和諧動聽之意,通常是和氣聯系在一起的,稱作“氣韻”。茶湯除了色澤、香氣、滋味外,還有氣韻,稱作“茶湯四相”。對“茶湯四相”的感受就稱做茶韻。
茶禮
古代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為禮,稱為“茶禮”,又叫“吃茶”。明人許次紓《茶疏》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為下茶,亦曰吃茶?!币虿铇湟浦矂t不生,種樹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為堅貞不移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
茶道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道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這一切的背后潛隱著微妙的哲學。茶道是道家的化身。[1]相關經典名句:“世人若解茶之道,不羨仙人做茶人?!?
茶趣:
常言道:“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茶趣即品茶的趣味。而品茶之趣在于過程,品茶之際,也是各顯神通的時候,或奕棋,或講書,或打圍鼓,或吟詩作對,或談古論今,言南道北,洋洋灑灑,蔚為大觀,正如胡德棒之聯曰:
“品茗悟道閑中趣,談古論今座上賓”。還有人把''茶''字拆開來,編成順口溜說;''頭戴草帽人十八,演唱說笑一杯茶,八十老人草神仙,茶到肚里愁全化。''真有''酣飲在茶館,笑語滿人間''的無窮樂趣;茶就是“人在草木間”。草木如詩,美人如織,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天人合一就是自然之道。茶來自草木,因人而獲得獨特價值。確切地說,茶是因為陸羽擺脫自然束縛獲得解放,一舉成為華夏的飲食和精神縮影。
茶德:
茶有八德,德馨味厚。丹青難寫,甌鼎易烹。芳名鼎立,大器天成:
康樂甘香,有八德處有嘉飲;
和清敬美,無一物中無盡藏。
康:茶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書畫當觀韻,健康要飲茶。茶之為飲,發乎神農,古來有之,今日更盛。
樂:茶能增進快樂,如沐春風。桃魄乍飛隨水去,尚能飯否?鼎湯初沸有朋來,不亦樂乎!
甘:茶如甘露,甘潤人生。采得三春露,清香一道茶。三分春色描來易,一瓣芯香品不完。
香:百味凝春,茶香自溢。數萬里山河,恩施玉露;五千年文化,香頌芳名。
和:茶蘊太和之氣,固本扶元,和而不同。云霧歡欣飛越,飲甘泉,烹古雪,頓生覺悟;鼎湯自在沸騰,拔紫筍,萃黃芽,極盡殷勤。
清:茶語清心,心曠神怡。兩腋生風,問君哪得清如許;眾人喝彩,煎雪自來香滿樓。
敬:茶本時辰草,客為座上賓。茶斟七分滿為敬,留得三分回味長。一苦,二甘,三回味,德馨味厚;九清,八旺,七敬茶,泉冽茶香。
美:茶是天生尤物,能賦予美感享受。尤物喜隨眾草長,佳人至愛潔身香。分寸無遺傳粹美,煎烹有度顯精神。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茶藝:
茶藝是一種文化。茶藝在漢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鑒了其它藝術形式,并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漢族茶文化。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
茶聯:
茶的對聯,茶店對聯,茶莊對聯,茶文化對聯,茶樓對聯,茶館對聯,等等,都是茶聯。以茶為題材的對聯,由來已久。清代的鄭板橋題寫的茶聯據說有12副,史上無二。時至當代,茶聯的集大成者在天的《百茶聯》100副茶聯影響廣泛,網絡、圖書、報刊文章或轉載、或推介、或收藏,或書法,或印制在茶葉包裝上,有網友贊其為“千古絕唱”,極為推崇。在天原創《百茶聯》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茶文化的內涵,不愧為茶聯的集大成者。
茶經: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于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它不僅是一部精辟的農學著作,又是一本闡述茶文化的書。它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它是中國古代專門論述茶葉的一部重要著作,推動了中國漢族茶文化的發展。
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于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漢族對茶的配制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茶具: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逼渲小安鑹]”是指種茶的凹地?!安枞恕敝覆刹枵?,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采茶也?!毕嚓P經典名句:“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
茶葉:
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制的飲料,后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種藥材泡制的“涼茶”等,在中國文學中亦稱雷芽。有些國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葉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